618, 自诞生起便承载着多重角色。
细究最本源的底色,其实只是一家电商平台的生日——京东诞生于1998年6月。
此刻,回望2025年的618,若仅视其为一场大促,聚焦于GMV的涨落曲线,或许它难称数据最亮眼的一届。然而, 若将视角切换,观察平台如何从“价格竞争”转向“生态构建”,本届618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密集看点。
本文目录:一、3个618内容营销关键词 关键词一:“膨胀” 关键词二:“国补” 关键词三:“场景化”二、战报里的10个小发现
一、3个618内容营销关键词今年618“超长待机”过程中碰到的难点,也正是当下传播生态的生动写照——
1、热点抢镜——精心策划难敌天降流量,labubu和苏超这两个随机性热点几乎贯穿了整个618传播周期,加之“外卖三国杀”也在不断切割用户注意力,平台主导叙事权削弱。
2、节日分流——今年618的传播周期横跨端午节、儿童节、父亲节,节日主题冲淡618的促销标签。但同时也在激活细分场景。
图片来源:QuestMobile 2025年618洞察报告
关键词一:“膨胀”今年618,各大平台不约而同地摒弃了复杂的“数学题式”促销规则,转向删繁就简、直击利益的沟通方式。其中,“膨胀神券”以其操作简便且带点趣味随机性的特点,成为热门形式,“膨胀”二字也顺势成为创意的题眼。
京东家具率先发力,将抽象的“5折膨胀券”利益点,转化为一系列强关联生活场景的“土味”短片。他们捕捉“切糕一刀一套房”、“男生进球耍帅”等自带“膨胀感”的真实瞬间,用“______会膨胀,京东618家具补贴也是!”的统一句式,反复强化记忆点。
《京东618家具提醒你,正是膨胀的好时机》
京东家电家居则以“人类膨胀行为大赏”为题,将“点击膨胀”的概念玩出了视觉奇观。电梯卡门的大手、约会现场的“大嘴”、吹蒲公英引发风暴等脑洞大开的画面,用视觉冲击力和悬念感抓住眼球,最终揭晓“5折一点/碰就膨胀”的核心信息。
《京东618:人类膨胀行为大赏》
而美团外卖则绑定明星效应,捕捉艺人“大鹏”的名字与“大膨”的谐音梗。通过制作魔性神曲MV、复刻大鹏标志性“展翅”动作,并让其“手持小大鹏膨出18元神券”,将“神券大膨,必膨18元”的利益点以具有娱乐性和话题性的方式具象化传播。
《美团外卖618×大鹏:有大鹏,神券必大膨!》
这三个案例,虽都围绕“膨胀”这一核心概念,但策略各异——京东家具篇强调接地气的真实与场景关联,京东家电家居篇主打视觉奇观与悬念叙事,美团外卖则借力明星谐音与魔性洗脑。
关键词二:“国补”国补无疑是今年618的核心引擎,强力拉动着线上消费需求。天猫618全周期,参加国补的家电家装、手机数码等品类成交总额较去年双11增长283%。大促期间,B站内“国补”相关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高速增长133%。
抖音商城618采取简单、直接、视觉冲击力强的风格,“三锤齐下”:用红包雨突袭日常场景,抢占先机;用象形字海报视觉化呈现力度与广度;最后更是造了一把真实的“低价巨锤”,由互联网“价格侠”扛起,线上线下“锤破低价”、“锤破屏幕”。
《抖音商城618:三锤齐下,砸破低价》
淘宝捕捉到了消费者面对国补时的核心情绪:紧迫感。他们从日常高频词“抓紧”入手,将代言人林更新的名字转化为行动指令“抓紧更新了!”。通过一系列魔性洗脑、夸张演绎生活场景的短片,反复强化“抓紧上淘宝,领国家补贴”的心智。
《淘宝国补×林更新喊你:抓紧了!抓紧了!抓紧更新了!》
iQOO挖挖掘王建国“谐音梗王”的特质,写了“机不可失”、“旧的(Judy)不去,新的(Cindy)不来”、“四伯五伯加一起是九百”三个段子,将iQOO的品牌信息与喜剧内容融合。
《iQOO 618×王建国:笑点不断,带着国补来了》
九牧则化身“电子妈妈”,开启“妈系宠粉”模式。京、沪、蓉三地妈妈们操着方言,在生活化的唠嗑场景中,自然带出“钱不够我补!”的核心信息。
《九牧618:别找妈妈要补贴了,钱不够我补》
这四个案例,在“国补”的统一命题下,展现了截然不同的解题思路:淘宝以紧迫感驱动行动,iQOO凭幽默破圈记忆,九牧用情感关怀制胜,抖音商城靠视觉锤击中用户的心。
关键词三:“场景化”
电商直播,则延续之前的趋势,持续朝着三个方向演进:第一,头部主播逐步转向幕后,仅在关键节点亲自坐镇;第二,品牌方将直播重心转向常态化店播;第三,平台方致力于打造更沉浸、更具场景化的直播内容。
例如,在618期间,MAC联合抖音商城旗下“美丽的荣耀”特色店播内容IP,尝试真人竞技式直播。
此外,抖音商城的活动主题,既有贴合产品卖点的“榴莲保交房大作战”“非遗好物大赏”“全民票选清凉搭子”,也有抓住节点切入的「南北端午民俗大赛」「首届炫父大赛」「这个六一包快乐的」。
与抖音商城的思路有所差异,京东通过场景化的直播内容,想强化的是自己的两张王牌:服务体验和数字人主播。京东的战报里提到,今年618,数字人主播已经撑起17000个品牌直播间,京东客服打造的场景化系列实时答疑直播间,累计用户互动超百万人次。
抖音强在创意内容场景,京东主打技术服务,各平台都在挖掘自己的原生优势,为电商直播注入更多灵魂。
二、战报里的10个小发现整体而言,今年618,清晰指向三大风向转变:
一是低价标签淡化:
常态化补贴稀释了大促独特性,平台与商家默契地放下了对“全网最低价”的执念,不再一味追逐短期销量增长。
与此同时,消费者也在对“低价标签”脱敏,转而关注履约时效、服务保障与商品品质。
二是即时零售崛起:
美团闪购、淘宝闪购、京东外卖等即时零售玩家加入了战局。
除了帮各大平台扩大生态入口,“随买随得”的便利性,也影响着消费者逐渐淡化“囤货式”购物习惯。
三是平台壁垒松动:
面对消费者多平台“游牧式”购物的现实,电商巨头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:小红书种草可以天猫下单,京东物流与阿里系部分平台实现物流状态互通......一切都指向降低用户决策摩擦、提升全域转化效率。
结合这三大风向,我们翻阅战报,精选了10个映射行业变化的趣味细节(排序不分先后):
点击标题可跳转战报完整版↓
1-labubu和乙游谷子,谁更强?
Labubu 的热度在五、六月持续高涨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 5 月 16 日至 26 日的天猫 618 抢先购阶段,叠纸心意旗舰店的排名一度超越了泡泡玛特。这很可能是因为当时 Labubu 尚未大量发售。而到了 6 月 17-18 日 Labubu 全平台正式放量的关键节点,泡泡玛特在时间跨度更长的天猫 618 全周期榜单上成功登顶。
2-同是美妆,天猫和抖音商城的“老大”不一样
根据复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披露的数据,在天猫淘宝、京东、抖音的销售额前三行业中,美妆个护同时位列天猫淘宝与抖音平台的第三大行业。
在天猫的618美妆全周期榜单内,珀莱雅、兰蔻、巴黎欧莱雅位居前三名。除了珀莱雅之外,前20内还有4个国货品牌:薇诺娜、可复美、毛戈平和彩棠。而抖音商城的美妆榜单则呈现不同格局,前三名是韩束、珀莱雅、赫莲娜。不同平台的座次差异,从侧面反映了品牌资源投入与渠道策略的侧重点。
3-天猫618的10亿俱乐部都有谁?
截至6月18日24点,453个品牌在天猫618成交破亿,同比去年增长24%。
其中,苹果、美的、海尔、小米、华为、源氏木语、耐克、格力、斐乐、vivo、珀莱雅、阿迪达斯、欧莱雅等品牌跻身天猫618“10亿俱乐部”,
4-小米
小米今年618刷新了历年大促纪录,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355亿,除了手机上一贯强势的地位,小米智能生态内多款产品也都取得了不错成绩,从智能窗帘、吸顶灯到按摩仪,跳绳,从浴霸、洗碗机到榨汁杯、保温杯......小米的生态协同能力仍旧不容小觑。
5-知乎在618期间,三筒洗衣机搜索指数环比增长277%,AI耳机搜索指数同比增长273%。
6-抖音商城618好物节期间,原产地生鲜热销,金乡大蒜成交额同比增长832%,四川枇杷同比增长699%,茂名荔枝同比增长589%。此外,297个美妆单品成交额破千万元。女士护肤品类畅销,涂抹面膜成交额同比增长105%;次抛精华成交额同比增长354%;颈霜成交额同比增长246%。
7-京东618期间,“补上加补”带动全品类爆发。其中,4k-6k价格段手机成交量同比增长50%,AI笔记本成交额同比增长151%,999元系列空调销售同比提升超120%。
8-快手
9-美团闪购618期间,美团闪购下单用户数突破1亿。60余类商品、近850个品牌的成交额实现翻倍增长。此外,美团闪购手机、白酒、奶粉、大小家电等20余类高单价的大件商品整体成交额增长2倍,下单用户的人均消费金额增长近40%。
10-B站618期间,B站数码家电行业的带货广告收入同比高速增长111%,家居家装行业的带货广告收入也实现了59%的同比增长。
写在最后再回看今年618的三个关键词,会发现它们也可以揭示内容营销领域的整体演进方向:
「膨胀」 是大促规则的化繁为简,也意味着趣味化、感官化的沟通正在重塑促销语言。
「国补」 是政策与商业的结合,正被转化为具象化、情感化、差异化的叙事。
「场景化」 则体现了直播的本质回归,当头部主播光环褪去,内容价值正从「人」向沉浸式体验的「场」转移。
当消费复苏的曲线仍显波折,本届618以一种静水流深的姿态给出启示:中国电商的下一程,不在GMV的陡峭峰值里,而在生态的韧性、场景的精度、价值的厚度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