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宪宗朱见深绘《岁朝佳兆图》,故宫博物院藏。钟馗的目光投向了右上角的一只蝙蝠,寓意“福到眼前”。
与眼睛望着蝙蝠表示“福到眼前”构图相似,但寓意不同的是“福从天降”,即蝙蝠在一娃娃的头顶上方。还有更为相似的是“翘盼福音”:童子仰望飞来蝙蝠的纹图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乾隆时期的珐琅彩婴戏纹双连瓶,上面绘有一个童子,童子抱着宝瓶,瓶中飞出五只红色蝙蝠,这既象征“翘盼福音”,又有“鸿福齐天”的寓意。
唐代《北户录》记载古代有“红蝙蝠”,用红皮或糖色来巧雕红色蝙蝠,寓意“鸿福齐天”或“鸿福无量”。《红楼梦》中写大观园众人放风筝,作者安排没有“福”的宝琴放了一个求福的风筝。
年画上常有“福增贵子”的蝙蝠密码,即蝙蝠与桂花相组合,桂花的“桂”与富贵的“贵”同音,寓意“贵子”。古人认为添子是“福”,所以生了孩子,亲朋祝贺,要说“福增贵子”。河南朱仙镇“天仙送子”主题的年画,其画面一般为天仙娘娘骑着麒麟正在为人间送来聪明俊美的贵子,怀中抱的婴儿皆身穿红衣,手拿牡丹花,象征着富贵,婴儿为一男一女,空中又点缀着飞翔的蝙蝠,寓意婴儿长大后有福,定可大富大贵。
有的门神画像也搭配蝙蝠密码,如“福禄如意”门神,即一文官的门神,身穿大红袍,头戴乌纱,手持托盘,右上角有蝙蝠、如意,暗示是从盘中而来,寓意就是“福禄如意”。有从宝瓶或盘子里飞出来的蝙蝠,也有的年画图案是几个童子拿着蝙蝠往一个坛子里装,这叫“纳福迎祥”。
日本野崎诚近著《吉祥图案解题》,寓意“纳福迎祥”。
古典家具上也常出现蝙蝠密码,如“流云百蝠”,即蝙蝠与云纹相组合,“云”象征着“绵延不断”,又形似“如意”,象征幸福如意。《红楼梦》第十七回写大观园修好后,贾政带着贾宝玉等人来参观。
只见这几间房内收拾得与别处不同,竟分不出间隔来的。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,或“流云百蝠”,或“岁寒三友”,或山水人物,或翎毛花卉,或集锦,或博古,或卍福卍寿,各种花样,皆是名手雕镂,五彩销金嵌宝的。
其中提到的“流云百蝠”,即云纹蝙蝠。
北京的恭王府原来是和珅的府邸,里面的走廊、窗棂等处的装饰都是蝙蝠,据说总共有9999只。北京人常说:“到故宫要沾沾王气,到长城要沾沾霸气,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!”当然,恭王府有“福气”,不仅是因为这里“蝙蝠”多,还因为这里有“天下第一福”的福字石碑。
康熙帝在祖母孝庄太后六十大寿的时候,写下这个“福”字。康熙这个“福”字和民间称作“衣禄全、一口田”的福字截然不同。右上角的笔画像个“多”字,下边像“田”,整体像“寿”,而左偏旁极似“子”和“才”,整个“福”字可分解为“多子、多才、多田、多寿、多福”,巧妙地构成了福字的含义。
恭王府里,9999只蝙蝠再加上这个“福”字,正好是“万福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蓼萧》曰:“和鸾雝雝,万福攸同。”享受万福是人们的美好愿望,而真正能不能得“福”,还得看人的所作所为。清代孟超然在《亦园亭全集·瓜棚避暑录》中曾感言:“虫之属最可厌莫若蝙蝠,而今之织绣图画皆用之,以与‘福’同音也;木之属最有利莫如桑,而今人家忌栽之,以与‘丧’同音也。”蝙蝠虽然作为一种动物令人感到厌恶,但因为它的名字与“福”有联系,结果成为一种吉祥符号。
(选自赵运涛著《符号里的中国》,中华书局2021年7月出版,文字图片均有删减)
- 全 文 完 -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九九讲故事”
作者介绍
赵九九
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,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学院教师,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与文献。
本文章由京师文会出品,转载需同意
欢迎投稿, 稿件请发至
jingshiwenhui@163.com
长·按·关·注
▲向上滑动
WEN
HUI
jingshiwenhui
➰
顾问
郭英德 李小龙
主编
诸雨辰
图文编辑
曾子芮 林丹丹
冯浩然 谢宜君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
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
中华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科交叉平台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